|
|
易縣板巖產業面臨巨大的壓力
| 發布日期:[2012/2/1] 共閱[14221]次 | 1 周邊的壓力。近年來,我縣周邊的淶水、徐水、滿城及主要原料供應地北京房山等地,采取多種手段,對我縣板巖產業群體規模和銷售渠道兩個優勢發起了沖擊。一方面,利用交通方便、運輸成本低等優勢,加快本地資源開發,發展本縣的板巖產業,與我縣開展經營上的競爭;疖囀情_發國內市場的重要運輸方式,我縣就近的高碑店很難上站,曾經發生過壓站3個多月的事情。而房山產品從北京廣安門上站,幾乎沒有壓站現象。另一方面,開出優惠條件吸引我縣的投資者開設板巖企業,與我縣開展資金和技術的競爭。我縣人士在房山建了10多個加工廠,大都在10臺鋸以上。滿城縣在與我縣一山之隔的白龍鄉劃出區域發展板巖,政府為投資者解決占地問題,水源、電源免費到廠。同時,根據企業的用電負荷,可以免費配備變壓器,僅此一項可為投資者節省開支3萬多元。去年西山北村趙海元、李福錄等在滿城縣建了四個廠。在這種壓力面前,我縣鞏固環境建設成果,不斷創優環境的任務還十分艱巨。
2 資源的壓力。板巖產業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,我縣本地的板巖資源只有兩個品種,在正常開采時僅能滿足近10%的生產量,不足以支撐現有的產業規模。塘湖礦區的原料有天然彎曲的缺陷,出材率低,邊角料不能生產文化石,只能生產小板(10 ⅹ 20等規格),價格低,利潤小。今年以來,孔山板巖小區的部分加工戶要用半天時間找原料,只有半天的開鋸加工時間。近年來,各地對房山的板巖資源爭奪日趨激烈,造成原材料供應緊張,價格上漲。我縣的一些生產企業只能到房山包坑購料,數量、質量都有很大的偶然性,品種無法保證。
3 環保的壓力。板巖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水、固體廢棄物和機械噪音。我縣板巖生產企業和原料采場大多分布在交通干線和旅游公路兩側,選址隨意性大,由于缺乏統一管理,不但影響生態環境,而且產生嚴重的視覺污染。雖然近年來有關鄉鎮、部門及板巖企業自身做了一些工作,有了一定的效果,但是仍末得到實質性的改善。從京贊線到孔山板巖小區的道路兩旁幾乎全是廢料,小區內的河床上堆積了許多廢渣;西山北村北的河道原有100多米寬,由于傾倒廢渣,現僅剩50多米,雖然鄉村采取了許多治理控制措施,仍然是有禁不止;在沙江和港里村一帶,采礦點和加工廠向山上傾倒廢渣,碎石片將原有植被覆蓋,形成了兩座渣山,植被很難存活。裴山、高村、橋頭等加工企業比較集中的區域,同樣也面臨著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。

|
|
|
|
 |
|
 |
 |
|